在世界的中心
勇敢做自己

文/白斐嵐

[國際連結]

在你筆下,我的故事

「女演員?哥大研究所畢業?為了拿簽證留在美國演戲而不擇手段?這怎麼有點像我?」這是《雜音》(註)2017年外百老匯版主演林微弋第一次看到劇本時,心中浮現的聲音。林微弋與劇作家朱宜兩人在哥大相識至今,同以華人身分闖蕩紐約(朱宜口中「戲劇產業的中心」),此次【全球泛華青年劇本創作競賽徵件論壇:劇作家的三個終極大問】邀請兩位於講座【國際連結:外百老匯的泛華戲劇】擔任與談人,在競賽主席周慧玲的穿針引線下,真誠分享這些年「劇場即戰場」的奮鬥經歷。

說著《雜音》女主角與自己多相像,當然是半玩笑話(儘管朱宜的確是以這位小一屆的哥大學妹為創作原型),然而自台大畢業赴美至今,像是場破關遊戲。「(當初的)無知是種幸福」,林微弋笑著說。先是要在同台演員不耐煩的情緒中,拉近自己與英文台詞「最遙遠的距離」,還要面對英美社會將亞洲人謙遜品格視為軟弱的刻板印象,但這些最終皆成為餵養表演熱情的一把火。這幾年參與獨立製片、外百老匯製作,也切身體會和台灣截然不同的工作環境,舉凡公會對演員工作時數的嚴格保障,從試演到正式演出,讓演員更能和空間培養真實感受,都讓林微弋回望台灣劇場現況時充滿了感慨。 

披荊斬棘,開拓新路

事實上,正如林微弋所說,儘管《雜音》劇本以演員為主角,但「朱宜的作品總讓每個人都覺得是自己的故事。」撇開角色設定不談,朱宜真正感興趣的是「之於流動中的人,那種筋疲力盡卻很有生命力的狀態」。這對看過她第一屆泛華得獎作《Holy Crab!異鄉記》的觀眾來說想必不陌生。當初完成《Holy Crab!異鄉記》劇本時不想被移民主題框住,然而是因參加2015年由挪威駐中國大使館資助的易卜生國際《「新文本-新舞台」寫作計畫》,在「遷徙」的命題下才又完成《雜音》劇本。劇作家們平日單打獨鬥,像這類(或如朱宜曾加入的Ensemble Studio Theatre)將大家聚在一起的工作坊,對創作格外有益,還有許多機會能以讀劇形式呈現作品,提供更長期、更完整的發展可能。至於近年已發表的劇作,則另有經紀人協助,與各地劇院洽談演出計畫。目前在中美兩地跑的朱宜,認為自己既不想迎合英美主流劇場的期许,也不願被歸入亞美劇場(Asian American Theatre),因為經歷和關注的話題与亞美並不相同,而是更想用自己的風格,像李安般闖入主流、漸漸改變遊戲規則的「game-changer」──這正是她對自己的期許。

在演員與編劇身上,我們看見個人故事映照的普世人性,某方面也呼應了朱宜對「泛華」的想像,是「既聚焦卻又充滿不確定性」的微妙。這或許正是人們始終想在劇場說故事,亦或走進劇場被故事吸引的原因。 

WSDC_forum_01-2

(註:2016年全球泛華青年劇本創作競賽第三名得獎作品,原文劇名《Noise》,後由劇作家朱宜本人改為《A De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