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寫的是一個洪水來臨前後的故事,背景是2021年夏天發生在河南的強降水,地點是河南北部的一個小鄉鎮,這個小鄉鎮上人不少,有本地的也有外地的,女主角就是外地的,她叫張娜,是下大雨前來到這裡的,然後她和這裡的一個男的,叫馬江海的同居了,結果張娜發現馬江海騙了她,然後她就想走,結果發現自己走不了,因為下大雨了。這個小鄉鎮上還有個男的,他叫嶽鯤鵬,他犯了一些自己的身份不太能犯的錯誤,然後他就想掩蓋,結果發現自己很難掩蓋,作為作者我覺得這人真的挺難的,水能淹沒一切就是淹不了他的破事,他就著急,急著急著居然把自己的事給解決了,順帶著也把那個外地來的女的和她情人一起解決了。然後就結局了,這不是一個大團圓的結局,因為這些角色他們太難團圓了。這個故事裡還有個叫“楊再興”的角色,他像鬼魂一般漂浮在這個劇本裡,我沒有給他寫一個確定的結局,因為這樣更好。
編劇|秦旭
1998年生於河南,戲劇啟蒙于廣州,現在南京努力學習創作中,目前對自己最大的期望是以後能一直堅持寫作,現在是這麼個持續在寫作的狀態,但不知道以後會不會,所以就在當下的時間裡能寫多少寫多少。目前在南京大學讀戲劇專業的研究生,是南京大學藝術碩士劇團的一員,還是廣州空殼戲劇工作室的成員,本科讀的是哲學但感覺自己身上好像沒什麼哲學的氣質。偶爾喜歡演戲但演技不太行,想導戲也導過一些,有一部叫《俄狄浦斯·X》的話劇是我導的2021年在東莞先鋒劇場演過,這是我導過的戲裡我最喜歡的一部,希望以後還能導戲。也幹過一些其他跟戲劇有關的工作,在話劇《故鄉》裡做過舞臺監督和執行製作,然後我還會宣傳戲,以前是廣州話劇藝術中心的實習生,寫過不少宣傳文,感覺寫得都還行,反正我能幹的不少但最會的還是寫劇本。
上次拿劇本獎,是寫了個叫《車站》的劇本在長三角戲劇原創劇本大賽拿了個優秀獎,再往前是寫了個小品叫《半條被子》獲得了廣州市第五屆戲劇曲藝大賽的銀獎,這次寫的《水》是我頭一回拿一等獎。自我感覺啥題材好像都能寫上那麼一段,就是有可能寫得比較爛。
還有,我是個男的,喜歡女的。
戲劇構作|吳政翰
戲劇構作、編劇、劇本翻譯。美國耶魯大學戲劇學院藝術碩士,主修戲劇構作及戲劇評論。2022年獲得亞洲文化協會獎助,赴紐約考察劇本孵化機制。現任教於臺灣大學戲劇學系,主授戲劇構作。
至今戲劇構作六十餘部作品,經典與新創並陳,涵括一般戲劇、音樂劇、電影劇本及各類跨界展演。近期有:全球泛華青年劇本獎第五屆首獎《麻雀(死)在物流貨倉的晚上》及第四屆參獎《原鄉 1961》、兩廳院新點子實驗場林陸傑《Role Play》、瘋戲樂工作室音樂劇《台灣有個好萊塢》、烏鎮戲劇節《大餐》、上海戲劇學院 《茶館》等。現為「美洲文學經理與戲劇構作協會」會員。劇本曾獲新北市文學獎劇本類首獎、臺北文學獎及兩屆優良電影劇本獎。劇作翻譯二十部,中譯包括普立茲獎劇作《八月在我家》、《當你轉身之後》,英譯包括紀蔚然《拉提琴》。書籍譯有《賽門・史蒂芬斯的劇作家日記》。
讀劇導演|杜思慧
劇場演員、導演和編劇,發表過多齣劇場作品,其中《島語錄~一人輕歌劇》於法國2010年外亞維儂藝術節演出,繼而更受邀在2012年於法國新東向藝術節巡迴演出,2017年首次跨界製作表演展覽《「 」態百IN》於臺北市立美術館展出三個月。除個人創作外也受邀與不同藝文機構或團體合作擔任編導及演員。曾獲榮譽有:英國文化協會藝術年獎劇場類-藝術總監、台北國際藝術村出訪澳洲藝術家。策展經驗有:2006年牯嶺街國際小劇場藝術節,2008第四屆、2012第五屆女節。出版有劇本集《一人份的早餐》、《島語錄~一人輕歌劇》、《攔截,公路》及專書《單人表演》、《看見·觀點》。目前為國立中山大學劇場藝術系專任助理教授。
讀劇演出團隊|國立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
本系成立於民國 92 年,本系的設立,以劇本及戲劇史作為出發點,結合視覺美學、音樂、 空間、肢體等各方面領域,經由文本與舞台之聯繫,培養戲劇理論、創作、設計及表演之人才。本系也重視藝術與管理的銜接與結合,以提昇劇場展演及研究之潛能,培育多面向、結合理論與劇場實務的專業人才,以融合藝術與人文為終極目標。在本系之專業養成教育之下,除了培植台灣劇場專業人才,帶動南台灣民眾欣賞劇場藝術的風氣,更期望促進劇場藝術在南台灣紮根,進而提昇整體劇場文化水準,期能做到「台灣劇場知識的新入口;劇場人才新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