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錄演出)

第六屆全球泛華讀劇藝術節 年末雲劇場線上播映  

全球正式進入疫情後時代,註冊投稿劇作數量更是突破新高,2022-2023 年邁入第六屆的「全球泛華青年劇本創作競賽」自去年 8 月 15 日起至 11 月 15 日止,總計徵得 158 件中/英文稿件,參賽者遍及全球,收到分別來自臺灣、香港、澳門、新加坡、中國、美國、法國、英文、德國、比利時、 等地劇作家的踴躍投稿。周慧玲競賽主席表示:「綜觀歷屆,第五屆的投稿作品除了題材上的多元, 在形式上也展現了不同的實驗風格。而第六屆作品多元性更有過之,且故事題材與寫作手法 也更加純熟」。在經歷層層嚴密評選後,甫於 4 月 28 日正式公告第六屆得獎作品,由下列三件作品脫穎而出:

 

【首獎】《水》秦旭(中國大陸河南)
【貳獎】《別擔心我在這裡》李智達(香港)
【參獎】《陳文成的證明題》郭家瑋(臺灣高雄)

 

獲獎的三位得獎者,自競賽結果正式公告後,將分別與主辦單位特別邀請的三位戲劇構作吳 政翰、周伶芝、吳岳霖,進行為期兩個月的劇本修改。緊接著則交由劇場導演杜思慧、高俊耀、秦嘉嫄,帶領來自國立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肢體藝術實驗中心與窮劇場、 國立成功大學文學院中國文學系及台南創作者的學生們於今年七月進行得獎作品的讀劇呈現,本屆首次將演出紀錄,並於雲劇場台灣線上售票播映。

 

Date

期間內購票隨選隨看

Place 雲劇場台灣

(線上)

2022-2023
首獎作品 First Prize
《水》
劇作家 / 秦旭
中國大陸河南

讀劇會

12/8(五)19:00~12/14(四)19:00,期間內購票隨選隨看

地點

雲劇場台灣

讀劇導演

杜思慧

購票網址:https://www.cloudjoi.com/shows/wsdc-water

我寫的是一個洪水來臨前後的故事,背景是2021年夏天發生在河南的強降水,地點是河南北部的一個小鄉鎮,這個小鄉鎮上人不少,有本地的也有外地的,女主角就是外地的,她叫張娜,是下大雨前來到這裡的,然後她和這裡的一個男的,叫馬江海的同居了,結果張娜發現馬江海騙了她,然後她就想走,結果發現自己走不了,因為下大雨了。這個小鄉鎮上還有個男的,他叫嶽鯤鵬,他犯了一些自己的身份不太能犯的錯誤,然後他就想掩蓋,結果發現自己很難掩蓋,作為作者我覺得這人真的挺難的,水能淹沒一切就是淹不了他的破事,他就著急,急著急著居然把自己的事給解決了,順帶著也把那個外地來的女的和她情人一起解決了。然後就結局了,這不是一個大團圓的結局,因為這些角色他們太難團圓了。這個故事裡還有個叫“楊再興”的角色,他像鬼魂一般漂浮在這個劇本裡,我沒有給他寫一個確定的結局,因為這樣更好。

編劇|秦旭

1998年生於河南,戲劇啟蒙于廣州,現在南京努力學習創作中,目前對自己最大的期望是以後能一直堅持寫作,現在是這麼個持續在寫作的狀態,但不知道以後會不會,所以就在當下的時間裡能寫多少寫多少。目前在南京大學讀戲劇專業的研究生,是南京大學藝術碩士劇團的一員,還是廣州空殼戲劇工作室的成員,本科讀的是哲學但感覺自己身上好像沒什麼哲學的氣質。偶爾喜歡演戲但演技不太行,想導戲也導過一些,有一部叫《俄狄浦斯·X》的話劇是我導的2021年在東莞先鋒劇場演過,這是我導過的戲裡我最喜歡的一部,希望以後還能導戲。也幹過一些其他跟戲劇有關的工作,在話劇《故鄉》裡做過舞臺監督和執行製作,然後我還會宣傳戲,以前是廣州話劇藝術中心的實習生,寫過不少宣傳文,感覺寫得都還行,反正我能幹的不少但最會的還是寫劇本。

上次拿劇本獎,是寫了個叫《車站》的劇本在長三角戲劇原創劇本大賽拿了個優秀獎,再往前是寫了個小品叫《半條被子》獲得了廣州市第五屆戲劇曲藝大賽的銀獎,這次寫的《水》是我頭一回拿一等獎。自我感覺啥題材好像都能寫上那麼一段,就是有可能寫得比較爛。

還有,我是個男的,喜歡女的。


戲劇構作|吳政翰

戲劇構作、編劇、劇本翻譯。美國耶魯大學戲劇學院藝術碩士,主修戲劇構作及戲劇評論。2022年獲得亞洲文化協會獎助,赴紐約考察劇本孵化機制。現任教於臺灣大學戲劇學系,主授戲劇構作。
至今戲劇構作六十餘部作品,經典與新創並陳,涵括一般戲劇、音樂劇、電影劇本及各類跨界展演。近期有:全球泛華青年劇本獎第五屆首獎《麻雀(死)在物流貨倉的晚上》及第四屆參獎《原鄉 1961》、兩廳院新點子實驗場林陸傑《Role Play》、瘋戲樂工作室音樂劇《台灣有個好萊塢》、烏鎮戲劇節《大餐》、上海戲劇學院 《茶館》等。現為「美洲文學經理與戲劇構作協會」會員。劇本曾獲新北市文學獎劇本類首獎、臺北文學獎及兩屆優良電影劇本獎。劇作翻譯二十部,中譯包括普立茲獎劇作《八月在我家》、《當你轉身之後》,英譯包括紀蔚然《拉提琴》。書籍譯有《賽門・史蒂芬斯的劇作家日記》。


讀劇導演|杜思慧

劇場演員、導演和編劇,發表過多齣劇場作品,其中《島語錄~一人輕歌劇》於法國2010年外亞維儂藝術節演出,繼而更受邀在2012年於法國新東向藝術節巡迴演出,2017年首次跨界製作表演展覽《「 」態百IN》於臺北市立美術館展出三個月。除個人創作外也受邀與不同藝文機構或團體合作擔任編導及演員。曾獲榮譽有:英國文化協會藝術年獎劇場類-藝術總監、台北國際藝術村出訪澳洲藝術家。策展經驗有:2006年牯嶺街國際小劇場藝術節,2008第四屆、2012第五屆女節。出版有劇本集《一人份的早餐》、《島語錄~一人輕歌劇》、《攔截,公路》及專書《單人表演》、《看見·觀點》。目前為國立中山大學劇場藝術系專任助理教授。


讀劇演出團隊|國立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

本系成立於民國 92 年,本系的設立,以劇本及戲劇史作為出發點,結合視覺美學、音樂、 空間、肢體等各方面領域,經由文本與舞台之聯繫,培養戲劇理論、創作、設計及表演之人才。本系也重視藝術與管理的銜接與結合,以提昇劇場展演及研究之潛能,培育多面向、結合理論與劇場實務的專業人才,以融合藝術與人文為終極目標。在本系之專業養成教育之下,除了培植台灣劇場專業人才,帶動南台灣民眾欣賞劇場藝術的風氣,更期望促進劇場藝術在南台灣紮根,進而提昇整體劇場文化水準,期能做到「台灣劇場知識的新入口;劇場人才新出口」。
2022-2023
貳獎作品 Second Prize
《別擔心我在這裡》
劇作家 / 李智達
香港

讀劇會

12/8(五)19:00~12/14(四)19:00,期間內購票隨選隨看

地點

雲劇場台灣

讀劇導演

高俊耀

購票網址:https://tw.cloudjoi.com/shows/wsdc-dontworryimhere

香港,在不遠的未來。放學的時間,高中女學生阿欣來到儲物室門口,只是為了和她的朋友說聲再見——這是屬於中學生的友誼,為了她們相信的事,為了她們嚮往的未來,努力奮鬥。

編劇|李智達

李智達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其後於香港演藝學院修讀戲劇藝術碩士,主修編劇。
二二年以《地平說》於普劇場「心之河土壤栽培計劃」獲最優秀劇本獎。 二一年於香港話劇團「新戲匠」系列上演作品《西奧》。一七年憑《西奧》獲「粵港澳戲劇交流計劃」香港區優秀劇本。一五年和香港中樂團及一鋪清唱合作,完成跨媒界作品《中藥還需中樂醫》。七度獲邀參加新域劇團「劇場裏的臥虎與藏龍」計劃。

現為香港中文大學通識教育部兼任講師及自由身戲劇工作者。


戲劇構作|周伶芝

策展、藝評、劇場構作與創作顧問、文字工作者、劇場美學與創作相關課程講師等。書籍與雜誌之專題企劃,講座與工作坊規劃。以不同角色參與各藝術節、表演藝術創作、展覽、團隊和場館之研究計畫。近期擔任2020、2019臺南藝術節策展人、2018松山文創園區Lab實驗啟動計畫「無時鐘特區」策展人、國家兩廳院2017「舞蹈秋天」論述統籌與顧問、2017&2018基隆海港山城計畫「泊」&「潮聽招待所」策展人等。藝術評論、報導與創作文章散見於相關網站與平面媒體。


導演|高俊耀

窮劇場 approaching theatre 藝術總監。 當代劇場導演、編劇、演員。ACC亞洲文化協會受獎人。馬來西亞藝術學院戲劇系,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畢業。長年關注亞洲華人認同與移民歷史議題,屢受邀赴港澳及東南亞合作,與不同文化脈絡工作者相互激盪,映照彼此對生存關注以及導/演美學的思辨,持續探索當代表演者身體與意識之訓練,深耕亞洲劇場美學。其導演調度獨樹一幟,敘事凌厲精準,靈活轉換于多重語境之間。執導創作備受讚譽,曾獲「台新藝術獎」年度入圍、「牯嶺街小劇場」年度節目及評審團大賞、首屆「台北藝穗節」明日之星大獎等殊榮。


讀劇團隊|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肢體藝術實驗中心 X 窮劇場

窮劇場approaching theatre,2014年創立,來自高俊耀與鄭尹真的劇場組合。以窮為本,究本源之心。編導演、戲劇教育並進,近年推動窮私塾「自由的表演者」訓練,舉觀念啟蒙與身心意識覺察為工作核心,接續本土文化地氣。導演方面,擅長以複聲語境流動敘事,探問歷經多重殖民歷史、離散華人的身分認同與主體建構;表演則奠基傳統藝術之靜定內蘊,深耕劇場審美思辨。立團迄今,窮劇場屢以作品及教學赴亞洲各國交流,包括澳門、韓國、日本、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等地,積極聚合多方資源,以台灣劇場藝術擴延海內外各文化場域,持續追索劇場美學的實踐。

2022-2023
參獎作品 Third Prize
《陳文成的證明題》
劇作家 / 郭家瑋
臺灣高雄

讀劇會

12/8(五)19:00~12/14(四)19:00,期間內購票隨選隨看

地點

雲劇場台灣

讀劇導演

秦嘉嫄

購票網址:https://www.cloudjoi.com/shows/wsdc-chenwencheng#tickets

今天是陳文成的一百歲生日!在妻子陳素貞為他舉辦的生日派對上,許久未見的朋友鄧維祥意外登場。然而兩人卻因為對於事件的細節產生口角,甚至懷疑起彼此。更想不到,當時偵訊陳文成的鄒小韓也不請自來。在事件後沒多久就離開臺灣的鄒小韓,這次的拜訪究竟會帶來的是更多真相,又或者會讓「真相」更加撲朔迷離呢?

編劇|郭家瑋

郭家瑋,1997生於高雄,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劇場藝術創作研究所畢業(主修劇本創作),曾獲打狗鳳邑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若干。曾入選為2021年兩廳院藝術基地計畫Gap Year 兩廳院壯遊成員。

 

創作關注歷史事件的轉化,並且找尋與當代社會之共鳴。曾參與創作包括盜火劇團〔華文劇本 LAB〕編劇實驗室計畫《愛你一萬年》編劇、立方體劇團《灰色的湖》編劇、國家兩廳院「廳院35・藝術行動《2057:給35年後的活存演習》」《觀 0001 號演習》共同創作者、楊景翔演劇團《阮是廖添丁》劇本調研助理。劇本創作收錄於《劇透:北藝大學生劇本創作集I》。


戲劇構作|吳岳霖

劇評人、編輯、戲劇構作、策展人。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碩士,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博士班肄業。現為《PAR表演藝術》特約編輯、「表演藝術評論台」駐站評論人、「Reprise! 音樂劇評論站」駐站評論,並任教於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近年戲劇構作作品有臺北海鷗劇場《化作北風》(2019)、《海鷗之女演員深情對決》(2021),長義閣掌中劇團《偶,沉默了》(2020)、《我,哪吒》(2022),瘋戲樂工作室《當金蓮成熟時》(2021)等。


導演|秦嘉嫄

秦嘉嫄,成大中文系副教授,倫敦大學皇家哈洛威學院(Royal Holloway, University of London)戲劇博士。研究專長為現當代劇場、表演藝術理論、文化批評及藝術產業政策。近年來授課及研究方向則致力探索表演藝術新興研究主題,如特殊場域、觀眾參與到劇場全球化的討論。曾經與學生於藝廊、巷弄、旅館房間等場地策畫不同活動,例如位於花蓮的《夜市劇場》《夜遊》《福品旅店劇場演出》以及台南的《夜聚》《阿灑步路辦一桌》。


讀劇團隊|國立成功大學文學院中國文學系及台南創作者

成大大學部並未設戲劇科系,但校園中對戲劇的熱情及學習卻從不缺乏。除了文學院系所及通識中心開設戲劇賞析、創作及製作等相關課程,學生社團以及歷史悠久的「鳳凰樹文學獎」「鳳凰劇展」自1970年代便持續舉辦,近年另有「廖玉如戲劇文學獎學金」鼓勵學生參與劇場活動。而此次讀劇成員,主要是來自中文系與藝術研究所戲劇碩士學位學程的學生們,更邀請居住在臺南的施立導演,多元的成員背景展現成大師生的影響力絕不止於校園。亦期盼透過這次讀劇,促進更多合作,延伸且啟發創新實踐的劇場活動。

本活動已結束